弃医从农,,,扎根乡土种植牛大力
“怪人”王恩武的田园抱负
1月29日,,,王恩武在种植园管护南药牛大力。。。。本报记者苏晓杰通讯员李健摄
海南日报记者刘梦晓 通讯员李健
在澄迈县金江镇,,,有一个当地村民眼中的“怪人”。。。
“当医生多好,,收入稳定还不用风吹日晒,,当农民就太辛苦了。。。”金江镇黄琼村村民王恩胜口中的这个“怪人”叫王恩武,,,他放下听诊器,,,拿起镰刀和锄头,,,从医生转行做了农民。。。。
“我当农民可不是简简单单地种地,,,,而是要把我种植的牛大力发展成一个品牌产业,,,带动更多人一起发展。。。。”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,,,王恩武有自己的抱负。。
1月29日,,,,记者来到位于金江镇长安责任区的澄迈恩农种养专业合作社,,,王恩武正在修剪牛大力的枝丫。。。。“这些是已经长了一年半的,,,,再过两年半就能采收了。。。”王恩武说,,,自己虽是半路出家当农民,,,,却对自己的选择信心满满。。。。
1994年,,,,王恩武从卫校毕业,,,返回金江后开了诊所。。。。由于专业对口服务又好,,,,诊所的生意很好,,,期间王恩武又不断进修,,,提升了自己的医疗水平。。。一晃十余年过去。。。。2009年,,,王恩武到白沙黎族自治县考察,,,,想在那里开一家诊所,,却意外地发现牛大力在当地非常受欢迎。。。
“当地人把牛大力奉为养生保健的佳品,,,,也把它当成很好的中药材,,,使用非常广泛。。。。”而让王恩武发现商机的是,,当地村民出售的牛大力都是从山上采摘的野生品种,,,,“野生的总有一天会摘完,,,,而市场又有需求,,所以我打算自己种,,,弥补市场空白。。。”
说种植简单,,,实践起来却是隔行如隔山。。。。回到澄迈后,,,王恩武关了门诊,,,,走上了学习牛大力的种植之路。。。。期间,,王恩武考察了位于山东、、、广西、、云南等地的种植基地和药材市场,,,,也在位于儋州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学习讨教。。
虽然王恩武对牛大力的种植有了一定的了解,,,,但是一些种植技术、、、销售渠道等方面还是毫无头绪。。正当他为此发愁的时候,,,,机会出现了。。。。2015年,,,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开始,,他马上报名参加。。。
在学习班里,,,,王恩武不仅了解了牛大力市场的形势走向,,,,还全方位地学习到了牛大力的种植技术。。。。经过培训和详细的调研,,王恩武发现,,,,牛大力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。。更重要的是,,牛大力是一种易种植易管理的经济作物,,每株牛大力最低产量是20斤,,,一亩可以种500株,,,,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,,,一亩的效益有数十万元,,收入非常可观。。
现在,,,,王恩武还培育出了高产牛大力,,,,并在合作社种植了上百亩。。。同时,,,他还带动金江镇21户农民种植了200多亩。。。为了防止价格波动给种植户造成的损失,,,,王恩武的合作社按每斤10元的价格保底回收牛大力,,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。。。(本报金江2月1日电)
关注我们